当前位置: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 >

32位元是否能全面战胜8位元?

  近日某专家预测32位元处理器将最终击败或是完全取代8位元产品。似乎1990年时,就有一位分析师曾斩钉截铁地说,8位元已死,不久的将来将会是32位元的天下。
  而此论调再次提出引出了两极化的意见,一方认为,32位元的价格降低,将推动更多小型低阶产品的发展。byte-wide处理器所吃的功率较少,而且能比32位元处理器容忍更宽的电源电压。因为低功耗无疑是电子产业当前的圣杯,但在可预见的未来,还没看到任何能发展出无功耗CPU的迹象。另一方认为8位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,理论基础在于,CPU本身只是典型微处理器中的一小部份,其他很大部份是记忆体和週边。
  确实,今天一个採用40nm制程的Cortex-M0+所需的尺寸不到0.012。在电晶体开销或晶粒尺寸等限制条件下,CPU本身最终将会成为更加微小的部份。
  不过,就今天讨论的主题而言,我们也看到了三个充满矛盾和混乱的趋势:
  首先,许多非常低阶的元件,都是由已经完全折旧的「古董级」晶圆厂和制程所制造的。若未来这类元件要採用更先进的制程,就必须支付更高昂的制造费用。
  第二,还有另一种成本不会消失。未来的32位微控制器会是ARM的天下,而ARM的主要营收来源是向每颗元件收取授权或权利金。即使所有其他费用都零,但些元件仍然很难在价格极端敏感的应用中竞争。ARM的最大的竞争对手至今仍未出现:即一个免收授权费的开放塬始码CPU供应商,而且还能支援所有的ARM产品。
  第三,硅晶片成本将继续下降,直到他们不再是低阶微处理器要考虑的问题。届时最花钱的部份会在封装,但没有理由高阶和低阶微控制的封装和接脚不相容。
  所以,32位元在战胜8位元的战役中会赢得全面性的胜利吗?这还是个未知数。